在安徽的县域名称中,“太和”可谓最有文化底蕴。这个名字出自《易经·乾卦》中的“保合大和,乃利贞”股票配资网站大全,其中“大”和“太”可以通用。这样一个富含哲理与美意的名字,自然让人联想到这片土地在历史上必定有过辉煌。果然,查阅史籍可知,太和在两汉时期曾有过高光时刻,出现过五个侯国和一个公国。
---
一、夏侯婴与“细阳食邑千户”
西汉初年,开国功臣夏侯婴因军功受封。夏侯婴原是刘邦的车夫,随刘邦起义南征北战,还曾多次救下太子与公主。他不仅战功卓著,还推荐过韩信,帮助刘邦成就霸业。
公元前201年,刘邦赐予他“细阳食邑千户”(今太和县原墙镇北1公里茨河左岸)。后来,他又被改封为汝阴侯,食邑逐步增加到近七千户。夏侯家族共传四代,直至其曾孙夏侯颇因丑闻自尽,侯国被撤。
1977年,阜阳出土了夏侯婴之子夏侯灶的合葬墓——著名的“双古堆汉墓”。其中发现了《苍颉篇》《周易》等失传古籍,为学术界带来巨大震动。
---
二、乐昌侯国(第一次)
展开剩余74%西汉初期,张寿被封为乐昌侯,封地在今太和赵集乡。张寿的祖父张耳曾为汉初七大异姓诸侯王之一,父亲张敖又娶了刘邦之女鲁元公主。
张寿虽因家世显赫获封,却因吕氏一族的覆灭而被废。第一次的乐昌侯国就此草草收场,仅传一代。
---
三、乐昌侯国(第二次)
到了西汉末期,王武因其妹妹王政君成为皇后而受封乐昌侯。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,后来母凭子贵,家族权势极盛,史称“王氏五侯”。
王武之子王商忠厚正直,曾位至宰相,却因得罪权贵忧愤而死。孙子王安继位时,正遇上王莽篡权,乐昌侯国被废,历时三代69年。
---
四、细阳侯国(岑氏家族)
东汉初年,名将岑彭战功显赫,被封舞阴侯。其子岑遵徙封为细阳侯,世袭数代。岑氏后裔岑熙因娶汉安帝的妹妹而复封,但最终仍在家族失势后除国。细阳侯国一度兴衰,前后延续约百年。
---
五、新郪侯国(郭氏外戚)
刘秀起兵河北时,为争取支持,迎娶郭圣通为妻。郭氏家族也因此兴盛。郭圣通的堂兄郭竟因随刘秀征战有功,于建武十七年(公元41年)封为新郪侯,地在今太和赵庙镇东北。
郭氏侯国共传两代,其后因郭嵩获罪而终结。新郪侯国虽短暂,但因郭圣通的历史地位而广为人知。
---
六、宋公国(孔子后裔)
东汉统治者为显示尊儒,封孔子十六世孙孔安(或孔均)为宋公,享有极高礼遇,地位在“三公”之上。后来被迁至新郪,以当地为宋公国。
宋公国史料稀少,结局不明,但它见证了儒家后裔在两汉政治中的特殊地位。
---
总结
从夏侯婴的“细阳食邑千户”,到张、王、岑、郭、孔等家族的封国,太和这片土地在两汉时期可谓人才辈出。或因军功,或因外戚,或因儒家血脉,太和都在历史舞台上留下过耀眼印记。如今虽然繁华散尽,但这些侯国、公国的故事,依旧是太和历史长河中最值得铭记的篇章。
---
要不要我帮你把这篇文章再 精简成大众科普风格股票配资网站大全,适合公众号推送,读起来更轻松?
发布于:天津市汇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